由于表面活性剂具有润湿或抗粘、乳化或破乳、起泡或消泡以及增溶、分散、洗涤、防腐、抗静电等物理、化学作用,因此,表面活性剂作为化妆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大量用在洗发、沐浴、护发、洁面、卸妆和护肤等化妆品中,作为发泡剂、去污剂、乳化剂、增稠剂、调理剂等。
表面活性剂分为4类:
1.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有良好的渗透、润湿、乳化、分散、增溶、起泡、抗静电和润滑等性能,去污能力强,主要在洗发、沐浴、洁面、卸妆等洗涤用品中;
2.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常用作乳化剂、头发调理剂,主要用于护发化妆品;
3. 两性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分散性和洗涤能力,低毒、低刺激,与其他表面活性剂复配使用,常用于洗发、沐浴、洁面、婴童洗沐等化妆品;
4.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有更高的安全性,对皮肤和眼睛的刺激性低,常用于高端洗发沐浴、婴童清洁护理品和敏感皮肤清洁用化妆品。

我国表面活性剂企业技术概述
我国的表面活性剂经历了三代发展,从最初的皂基表面活性剂,发展到硫酸盐表面活性剂,再到现在的氨基酸表面活性剂。目前我国从事表面活性剂行业的企业有6000多家,行业集中度较低。化妆品应用较多的是合成表面活性剂,主要由石油、天然气通过化学方法合成制备,种类较齐全。有些技术已接近和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制备技术中的膜式磺化技术、乙氧基化技术、胺化和绿色季铵化技术等,均已实现突破。在产品品质、工艺控制、物料消耗等大部分指标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形成了较完整的工业化技术体系,也实现了整套装置出口。
表面活性剂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还规模化出口。中国是亚太地区表面活性剂消费量增长最快的市场,预计复合年增长率为6.9%。2019年国内规模以上表面活性剂生产企业数据统计较2018年呈现较大幅度增长,国内行业发展结构整体基本上没有太大变化,传统产品依然保持稳定增长和较高的市场销售比例,新型功能性产品受下游行业应用潜力影响,市场还未完全拓展。
国内洗涤原料生产规模较大的企业有:湖南丽臣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赞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智盛(惠州)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中狮化学品有限公司、广州星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天赐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广州花语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等。
国外洗涤原料生产规模较大的企业有:巴斯夫(BASF)、陶氏(DowChemical)、斯泰潘(Stepan)、赢创(Evonik)、花王(Kao)、宝洁(Proctor & Gamble)、科莱恩(Clariant)、狮王(Lion Specialty Chemicals)、索尔维(Solvay)和亨茨曼(Huntsman)和味之素(Ajinomoto)等。
由于欧盟法规《化学品的注册、评估、授权和限制》(REACH)的限制,欧洲的表面活性剂价格较高,而美国由于矿物油价格低,所以表面活性剂价格平稳。国内表面活性剂,因石油、椰子油、棕榈油等价格波动,给企业的成本控制带来不稳定的影响,同时也因生产企业对同一类型表面活性剂的内控标准不同、纯度不同、生产效率不同、原料来源不同、研发水平高低等因素,同一类型表面活性剂价格差距较大。

表面活性剂市场概述
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表面活性剂生产和消费大国,化妆品消费快速增长增加了市场对表面活性剂的需求。从产品结构来看,大众化产品国内市场需求基本饱和,相反以烷基甜菜碱、烷基糖苷、氨基酸型产品和烷基酯基季铵盐为代表的小品种发展迅速。原料方面,以天然油脂衍生的脂肪族系列和石氨基酸表面活性剂和油衍生的烷基苯系列为主,国际原油价格及经济走势对原材料价格的影响成为决定2019年表面活性剂行业行情走势的核心因素。
以甜菜碱型、氧化胺型和氨基酸型为代表的其他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十二五”期间发展较快,但是受制于下游行业配方技术、产品开发成本等因素的影响,国内对两性及其离子产品的市场需求还未完全打开。以阿道夫高端洗沐产品为新生代表,将成为消耗氨基酸型、两性离子产品市场的主要方向,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在洗发、化妆品等个人护理产品领域,已经实现国产技术的突破。
从日化行业数据角度分析,表面活性剂市场充满机遇。据了解,2019年,洗护零售预计在全球的销售额达到811亿美元,同比增长3%。其中,中国洗护市场份额高达540亿元人民币,具备规模大、增速稳、人均花费低的特点。这说明,洗护品类还有很大的可供挖掘的空间。
另一方面,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电商经济、网红经济、粉丝经济升级和产品创新,是快消品销售额增长的最大驱动力,其中,新品对快消品增长率的贡献达到41%。具体到化妆品行业,也存在几大现状,比如更激烈的竞争格局、更快的创新速度、更难获得的注意力、更便捷的消费渠道,加上消费者需求的快速变化,都要求产品更新迭代能够迅速做出反应。下游化妆品的需求变化,直接关联到上游表面活性剂行业的研究方向。

绿色化学中表面活性剂发展趋势
绿色化学即是用化学的技术和方法去减少或消灭那些对人类健康、生态环境有害的原料、催化剂、溶剂和试剂、产物、副产物等的使用和产生。生物降解性可以说是表面活性剂的未来发展主流趋势,表面活性剂绿色化过程中生命周期的评价将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绿色化学标准。近年来洗沐化妆品市场上消费者对不含硫酸盐和含氨基酸的表面活性剂的个人清洁产品的需求正在稳步增长。用甘氨酸盐、肌氨酸盐、谷氨酸盐和牛磺酸盐作为无硫酸盐清洁剂替代主要表面活性剂会成为未来个人洗沐化妆品的主流。
绿色表面活性剂工业的未来发展趋势:1.表面活性剂的生物降解性显著性升高;2.对天然的、可再生利用的进行充分地利用;3.反应过程的绿色化;4.表面活性剂的功能性和有效性。
新型绿色表面活性剂需要改进表面活性剂的整体强度,这样才能够带动绿色表面活性剂事业的快速发展。表面活性剂绿色化发展的核心是可持续发展、环境友好。在可预见的将来,表面活性剂行业的发展仍将围绕绿色化(生态化)来进行,采用天然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生产的性能优良、具有价格竞争优势、对人体温和性、环境和生态适应性强的新型表面活性剂,仍将成为我国表面活性剂的研究热点和发展方向。研发高效能的新型绿色化学表面活性剂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纯天然、天然来源表面活性剂是未来主战场
纯天然表活、植物来源的有植物皂苷(无患子、油茶、皂角三种植物含有丰富的植物皂苷,并且有规模化的种植)、卵磷脂;发酵来源的,据悉目前市面上只有赢创的糖脂。
利用天然来用的原料(比如天然脂肪醇、糖类、淀粉等)生产的表活,可以归为天然来源表活,天然来源表活有天然指数,指的是原料中天然来源成分的占比。比如:卵磷脂主要来自大豆油,其次为玉米油、芥菜籽油、菜籽油和红花油等,少量来自蛋黄。
磷脂最重要的特性是具有两亲分子结构,两个脂肪酸链为疏水基、磷酸和胆碱等基团为亲水基。主要用作食品、医药和化妆品的乳化剂、泡沫稳定剂和软化剂。茶皂素学名茶皂苷,是从山茶科植物种子中提取的天然产物。它的基本结构是由几种三萜类苷元配体和结构糖、结构酸形成的一组混合组分的天然产物。
茶皂素具有表面活性优良的综合性能。发泡作用很强,其水溶液是具有持久稳定的泡沫,并且不受水的硬度影响。乳化能力超过油酸皂、烷基磺酸盐和聚氧乙烯脂肪醇醚,对钙皂的分散力和润湿性能也与它们相近,去污能力中等。主要用于调理香波和沐浴制品。
纯天然表面活性剂、天然来源表面活性剂可促使表面活性剂的有毒性控制在最小的程度,与生态环保发展方向是完全吻合的。综上所述,未来化妆品表面活性剂应满足环保安全、节能以及其他相应的性能要求,其发展趋势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易生物降解,原料可再生,广泛使用后对环境无污染,对人、畜安全温和;要高效、多功能、专用化等,并不断开发新用途;将围绕环境保护、节约能源等各个方面的要求,在开辟天然原料这一目标上做出努力,向着多样化、多功能、天然化和分子设计方向发展。